.jpg)
槟城三清慈爱福利会 联合 爱FM《乡音考古.思想起》及 槟城易学堂
将打造另一场 《端午.乡音考古.民俗演祭》
日期:7/6/08(星期六)(农历五月初四)
时间:晚上8点
地点:槟城本头公巷福德正神庙
节目:详细内容 请参阅 《吉安考古地带》 部落格

■在这广阔的庙院中央,一场《端午.乡音考古.民俗演祭》就会在这里上演!
工委會
顧問團:鄭錦華、張吉安、陳耀威、李永球。
工委會主席:黃子鰍
工委會秘書:謝寧馨
工委會財政:蔡佩芳
司儀:陳春好
主持人:張吉安 (愛-FM )
宣傳設計:梁健虹
媒體宣傳:林秀真、張吉安。
電子宣傳:周羽苑。
縂協調:洪蔡興
場地佈置:三清工作隊。
攝影:梁健虹
錄影:梁健虹
音響:黃子鰍
催場:譚炳靈、洪蔡興。
膳食:彭偉明、張文發、林秀真。
招待:黃美珠、謝寧馨、鄭碧蓮。
工作隊:陳建發、洪俊和、洪蔡興、黃子鰍、
譚炳靈、蔡佩芳、謝寧馨、黃美珠。
委員:三清慈愛福利會 北青驛站 及 全體志工
节目內容
(1) 民俗讲解 之《端午民俗》:

主讲者:郑锦华
槟城三清慈爱福利会和易学堂创办人,
针对民间习俗、华人传统节日作多年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是目前北马最活跃的民间学者之一。

节目内容:以幻灯和影像,穿梭时空,考古各个籍贯和说法,揭开端午节背后的秘密。
(2) 古迹讲解 之《福德正神庙》:

表演:李永球
霹雳太平人,是一名民俗文化田野工作者,
将收集到的资料写成文章,
并化名为李桃李或Baba球等笔名发表于报章杂志上。
著有《移国》,
《日本手-太平华裔历史人物集》和
《字言字语》书作。
节目内容:月琴弹唱福建老乡谣,重回槟城古早乡音。
(4)古早味考古 之《老奶奶。老粽子》

节目内容:现场将展示,由槟城老奶奶们巧手包裹的各籍贯、
各色风味的粽子。
(5) 乡音即景 之(端午起舞)

演出团体:东方舞苑
(6)行为乩童 之<贰>《老槟城,老行为,老乡音》

现场表演、声音剪辑、影像设计:张吉安
爱FM的跨界电影节目主持人-- 《安全考古地带》 ;
跨界音乐节目 --《吉兴造音》 ;
大马唯一的华乐节目 -- 《华乐新当家》 以及
探讨本土乡音文化节目 --《乡音考古.思想起》的节目制作和主持人。
同时,也是新纪元学院电影系讲师,
行为艺术工作者 以及
剧场工作者。
曾担任新闻记者、电影剪接师、TVB8 (马)电视编剧兼导演。
现场演奏:余家和

国际作曲家和笛子演奏家,
1991 年毕业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纯美术系后再于1994 年前往中国西安音乐学院深造,主修音乐学,主导老师为罗艺峰副教授,选修笛子,师从孙永志老师,并于1997年获得学士学位。余家和兴趣广泛,除了笛子演 奏以及理论探索外,他也从事音乐创作。曾向钱兆喜教授、饶余燕教授以及Gerard Brophy学习作曲。2006年,获得新加坡华乐团主办的国际作曲大赛,创作奖第三名。余家和也是2007年马来西亚爱乐交响乐团(Malaysia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之大馬作曲家得主 ( MPO Forum for Malaysian Composers 2)。

表演内容:这是第二次在槟城实地取材,结合行为艺术、环境剧场和实验音乐而创作的行为乩童之贰。这次表演主题《老槟城,老行为,老乡音》,将让“福德正神庙”变成生活中的场景,重演老槟城古早记忆中的老行为和老乡音,并取材于槟城集体记忆中的乡谣和童谣,化身成一个担子阿伯、古早童心、乐光摇篮,一直延变至2008年的三代后生仔,全程表演共分4个章节:

(一) 思想起:一担汗,一心香,大伯公,多隆保庇,保平安 ... 担子阿伯
(二) 细汉仔:坐榜股,啦啦哩啦当碰 ...古早童心
(三) 摇啊摇:哎啰哎,火金星 ...乐光摇篮
(四) 新槟城:2008后生仔会知影 ?三代后生
(7)中阮考古 之 《龙灯古调》
演奏者:王美玉
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音乐表演专科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曾经参与:北京、上海梵吹赞颂演出,
中国音乐40周年校庆音乐会、
魏蔚阮咸柳琴师生音乐会、
福建泉州“福建南音音乐会”、
并在2005年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参加文化部室内乐组合比赛获得优秀奖。
(8)特别呈现:
(一)民俗学者,陈剑虹「槟榔屿华人史图录」
(二)文字工作者,曾昭智(书法题字)
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音乐表演专科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曾经参与:北京、上海梵吹赞颂演出,
中国音乐40周年校庆音乐会、
魏蔚阮咸柳琴师生音乐会、
福建泉州“福建南音音乐会”、
并在2005年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参加文化部室内乐组合比赛获得优秀奖。
(8)特别呈现:
(一)民俗学者,陈剑虹「槟榔屿华人史图录」
(二)文字工作者,曾昭智(书法题字)

2 comments:
發現了《马来西亚所有潮青团的共同互联网平台》“自己人”給大家做了一項報導。
http://kakina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190764
歡迎參閱
回響、回響、極大的回響!!!
來自 吉安的 blog...
bin lang zhu lao 说...
你这个“怪胎”,又来槟城“行为”一番了...上次见识过了,这一次,准不会错过!
到时,我可能会和你即兴一番...
(槟榔朱老)
2008年5月31日 上午6:35
BullDoll 说...
无聊,什么民俗?什么演祭?端午节就这么一个普通的节日,有什么好搞的!你们这般人,是吃饱太有空,去搞多一点有“看头”的活动吧!如果你可以将“刘德华”带来槟城,我猜说你们好料!
2008年6月1日 上午10:58
匿名说...
上一次不枉此行,这一次应该不会错过。好期待!
bulldoll:就是不同的日子让人容易遗忘它原来的意义,最终只为过节而过节,变得毫无意义。他们就是吃饱有空的一群,不然就不会有闲情搞这么有看头和有意义的活动。他们已经走入人群,现在你是否有勇气走进来看看由你决定。但是,还未走进来看,请别再外头抨击他人,所有的事情有他存在的意义和观众群。
筠
2008年6月2日 上午5:20
阿诗 说...
请问需要入场券吗?我是第一次参与的。很想去看看,多了解福建人的文化。挺有意思的。
2008年6月3日 上午5:52
家宜·陈 说...
哈咯,来看你最近有什么作为了~
我在7月要回去一趟了,签证到期。
2008年6月8日 上午11:21
槟城。萧宁斐 说...
我谨此代表婆婆感谢你!
那天带着行动不方便的婆婆坐在现场观赏你的“老槟城。老行为。老乡音”的行为剧场演出。开始时,我还深怕婆婆一定看不懂你在做什么,可是,整个过程婆婆全神贯驻的眼神,让我很感触,很少看到婆婆如此专著过...看到最后,婆婆的眼角竟然留下了眼泪,我那时候很慌,即可问她发生什么事情,婆婆回过头用福建话对我说:“我的阿爸,以前也是挑担子叫卖的,刚才听到叫卖声好像看到阿爸的身影...刚才荧幕上的一张在海边炮台拍的照片,很像在火灾时烧掉的童年照片,好怀念啊! ”
的确,我也跟婆婆一样,莫名地感动了!很惊讶,你可以运用声音和庙宇的空间,从远到近,仿佛从回忆时空传来一段接一段的童谣...尤其那段la la li la tam pong , 追兵歌和火金星,在你的肢体和影像的配合,我那时候,看得心都麻了一大截,怎么回忆可以如此靠近我们的啊!你那短短20分钟多的演出,是送给我们槟城孩子最好的礼物,谢谢你的诚意用心演出!
至于,其他的部分,比如讲座部分,那位郑先生的讲解过于沉长,他讲解时过于卖弄智慧和语带说教,再加上他的资料统统都是网上cut& paste的,算是当晚小小的污点(小小建议,莫见怪)我想这方面,应该不是在你控制的范围的,不过,总的来说,当晚看着你的一举手、一投足、还有你铿锵有力的身与音的演出,已经启发我对乡音的震撼!
继续走下去吧,吉安!
2008年6月9日 上午4:07
匿名说...
我们非常不赞同你们在庙宇办演出,觉得你们简直在侮辱庙宇和神明!
庙宇,应该保持他原本的安宁和庄严,怎么在他面前,摆起搔首弄姿,五光十色,你们是在显示自己的智慧吗?想想看,若你们当天在庙宇面前摆着荤的粽子,不是在庙宇面前献“鸦片”吗?
为什么,不将这种表演,搬到礼堂或表演场所去,干什么连庙宇也不放过?什么行为艺术,什么剧场文化,都与庙宇文化格格不入,而且当天我看到“非信徒”进来看表演,不入堂内内烧香,你们根本视若无睹,根本没尽责任去呼吁他们这么做,还说什么传承文化!
对于吉安当天的表演,我们非常不认同!一个挑着担子的阿伯,走进庙宇范围,这是什么玩意?!接着,还坐在庙宇前看着荧幕,看老照片,这是不是在庙宇前不把神明看在眼里?还有,请来一为什么作曲家,站在古迹的天台吹起洞箫,还要一个女人坐在天台上弹乐器,这是不是在庙宇前鼓吹夜夜笙歌?!喧闹靡靡之音!?
所以,我们将会联合几个乡亲向媒体发表这次的抗议,别让你们继续侮辱古迹!(尤其是那位陈耀威,还自称自己是古迹保存,原来自己也在破坏古迹的安宁!)
--来自槟城乡团,真正维护文化的“文化工作者”--
2008年6月9日 下午8:35
愛梅说...
作曲家在天台吹洞簫,從沒有過的感動!
感覺文化在流動,在血脈中,透過老照片、音樂、燈光......。
感受,咱先輩們的信仰和文化...。當初他們南來的辛酸,建廟堂的不易...當然還有對古蹟進行修復的理事們、各方出力的人。
廟宇活了起了,文化動了起來!愛我古蹟文化的醒覺也甦醒了過來......。
2008年6月9日 下午9:13
盛辉 说...
那位匿名的"真正乡团工作者",好一副沙文姿态,若是斗胆,何不名正言顺告诉自己的身份?
上2个月在台南参加了一个民间"特殊"的庙会,看到了民间艺人如北管团艺人和现代剧场界的工作者相互交融,呈现一出跨时代的演绎,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可是,万万没想到在自己的家乡可以无意间,发现了这次的民俗演祭,竟然也在庙宇里面上演,虽然,规模不及台南那一场大型,可是...却是让我惊喜发现,大马这块土地仍然有人在耕耘,而且成果是出乎我所预料的!我对于吉安那一晚的现场装置和设计、穿插老照片、老影像、老身影在投影机下的行为艺术,确实是莫名感动,好像回忆在这个时空顿然在一夜之间跳了出来!至于侮辱之说,我觉得是一种狭隘之说:人家不入庙堂烧香,是信仰自由!还有,试问民间信仰,有谁家里的神台上,不曾以粽子来拜祭的?是你自己搬弄是非!将庙宇、教堂变成表演剧场,在欧美国家已经是司空见惯,请你自己多读书,多见识,多增进见闻吧!我觉得吉安并没有侮辱那座庙宇,反而让不曾走进来的年轻人,亲近了这座古迹,也是将文化艺术平民化,请这位“乡亲”加油,加油,赶快跳出井口吧!
2008年6月10日 上午2:59
匿名说...
"来自梹城,真正维护文化的文化工作者"
钧鉴:
真正的尊重在於内心.而非满口道学,不明事理的一味批评.
若把在海外受过正统音乐训练的演奏家,穿着中国传统旗袍的王美玉小姐中阮弹奏说成是"夜夜笙歌","喧闹靡靡之音",那穿着迷你短裙在庙宇搔首弄姿酬神的Karaoke女郎岂不是该碎尸万段了?
再者,道教与佛教的祭拜方式本来就有所差异.道教祭荤,佛教祭素,用荤粽祭拜大伯公又何错之有?我倒认为,若以素粽孝敬大伯公反而会被他老人家怪罪,说您不了解其口味呢.
今日马来西亚能像吉安一样,不遗余力地为即将遗忘的乡间文化请命的人已不多.希望大伙能给予这位年轻人一些鼓励,让他继续努力,以期像萧宁婓的老奶奶一样,能在她老人家有生之年还能寻亿她的一些童年点滴.
在下尚可在演出当天,忍痛在汽油大涨价的当儿举家从南部开了大半天的车来到槟城观赏这场精彩且有意义的演出,家居槟城的您就请宽怀的给予本地优质文化工作者一些发挥空间吧.
(曾昭智)
2008年6月11日 上午5:10
卡农 说...
原来马来西亚,还有自称自己是 “真正维护文化的“文化工作者”,却又在平地踏步的“乡团匿名者”!槟城的乡团真有如此的“霸气工作者”吗?
(我是:维护真理的工作者,可是,是没薪水领的那一个!哈!)
2008年6月11日 上午5:37
Jane 说...
我覺得既然不能改變一些人的想法,那麼就不要去理他。喜歡吉安的繼續喜歡,認同的繼續認同,多給他鼓勵就好了。
剩下的那些閑雜人等、多重人格(總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現,說的卻是同一些話的),就不必煞費唇舌苦口婆心了。他們都皮癢的,你們越罵他越開心,就覺得自己備受矚目。
話說回來吉安你也是皮癢的,人家越罵你越要做,還越做越開心。
加油了。
2008年6月13日 上午3:00
匿名说...
就是不喜欢你们用什么乡音考古,来稿一大堆活动,已经将信件发到各报章,留意好戏吧!
--来自槟城乡团,真正维护文化的“文化工作者”--
2008年6月14日 上午11:43
koay 说...
就是因为不是“商业电台”,少了许多现代的垃圾资讯和主流的纯娱乐,也正是让人主动爱上的原因。
我是因为失眠才遇上这家电台,和你的声音的,没想到,我遇到的是珍贵的文化博物馆,虽然所藏的产物有待时间的考验,但相信你们的努力将会得到后辈的敬爱。
加油~
2008年6月15日 上午9:42
盛辉 说...
好啊!就看看报纸会不会那么有空去理你的“伟论”!!
2008年6月15日 上午11:45
@Forest@ 说...
你好!《中文部落村》开张了!想替您的部落格做免费宣传吗?想和两百多位博客交流吗?想的话欢迎您来哦!http://cblogvillage.blogspot.com
2008年6月19日 上午2:16
Post a Comment